当前位置: 首页>政民互动>在线访谈

石头缝里如何“抓发展” 党代会指明方向

信息来源: 沙湾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2-05-27 浏览量:
【字体:  】
分享到:

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出席此次大会的870多名党代表,认真审议王晓晖同志代表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共谋四川高质量发展大计,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凝聚强大合力。大会召开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沙湾区委书记徐岳泉接受了四川广播电视台采访,畅谈自己聆听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体会,并围绕石头缝里如何“抓发展”、怎样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徐岳泉在接受四川广播电视台采访时说,王晓晖同志所作的报告立意高远,总结过去五年的成绩客观全面、实事求是,部署今后五年的工作措施精准、目标明确,是一个引领性、创新性、指导性很强的好报告,更是激励党员干部群众担当实干的“作战图”。特别是报告中提出的“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和6个“新”的奋斗目标,科学描绘了四川高质量发展的宏阔蓝图和实现路径,为沙湾区指明了现代特色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徐岳泉说,沙湾是老工业基地,地貌特点是七山两丘一坪,山上70%又是喀斯特地貌,长满了石头,那么工业城市怎么抓农业,石头缝里怎么抓产业,这也是一直困扰着我们发展的“泸定桥”和“夹金山”。这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抓发展是第一要务,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基本农田红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为我们沙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的目标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

徐岳泉介绍,沙湾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处大渡河下游、大小凉山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多为喀斯特地貌,土壤贫瘠,不适宜传统农作物生长。近年来,为推进产业振兴,沙湾区通过反复研究、示范试种,引进适宜该地貌生长的川佛手、柔毛淫羊藿、桃树、红果参等特色农业,探索“石缝经济”发展模式,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增收。这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这也为沙湾区的发展再次明晰了思路。

徐岳泉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探索“石缝经济”,不与粮争地,在目前已是全国最大种植基地的川佛手和柔毛淫羊藿两大道地中药材上扩面提质深加工,努力趟出一条“工业城市抓农业、石头缝里抓产业”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综合发展实力再上新的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